
【經緯「品」說】(29)降本提效buff疊滿!天津宏大老粗紗智改6大優勢煥新機
發布時間:2025-11-05
天津宏大
產品客鑒實錄
湖南科力嘉紡織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“科力嘉”)成立于2010年,多年來始終以“設備革新”為核心發展錨點,專注高端針織與機織用紗。如今已實現年產能超3萬噸,穩步成長為國內緊密紡紗線領域的標桿企業。
近日,天津宏大服務人員走進科力嘉,與總經理何新華深度對話,聚焦其與天津宏大的合作亮點、升級成果及未來藍圖,揭秘傳統紡織企業以裝備升級撬動“質效雙升”的發展密碼。
破局之道:以裝備迭代破解發展瓶頸

何總回憶道:“科力嘉從2010年成立之初就錨定‘高端化’路線,但前幾年卻遇到了‘老設備拖后腿’的困境。特別是隨著市場對高支緊密紡紗、功能性混紡紗的需求激增,設備‘精度不足、自動化滯后’的問題愈發突出”。
“我們考察了多家設備廠商,最終選擇天津宏大,不僅因為它有著近80年的粗紗機研發積淀,更源于其‘定制化解決方案’的誠意。”針對科力嘉“控成本、提效率”的訴求,天津宏大團隊多次駐廠調研,最終推出“新機免供”的合作方案:將14臺老舊粗紗機按實際能夠回用的部分機械部件抵扣設備款,且將老機接長至156錠(132錠),大幅緩解企業資金壓力、減少用工人數。
自2018年起,科力嘉分兩批引進了22臺天津宏大JWF1458A型全自動落紗粗紗機,通過“新機免供”技改10臺JWF1458T 型自動落紗粗紗機,全面替換原有設備,同時配套搭建JWF9562D粗細聯輸送系統,實現粗紗從落紗、輸送到細紗機喂入的全流程自動化,該生產線如今已成為企業高端紗線生產的“核心陣地”。
質效躍遷:以數據印證合作戰略價值

“天津宏大的設備不是簡單的‘機器替換’,而是為我們打通了‘效率提升-品質穩定-成本下降’的閉環。” 在生產效率與人力優化上,變化堪稱顛覆。“以前14臺老設備需28名工人輪班,落紗時還得臨時加派人手,停臺時間占比超18%。”如今10臺JWF1458T型設備僅需5名工人負責監控與輔助,空滿管自動交換功能讓落紗停臺時間縮短至3分鐘內,設備有效運轉率從原來的82%提升至96%。
以企業主打產品40S緊密紡紗為例,單條生產線日產量從1.2噸提升至1.8噸,效率提升50%,按年生產300天計算,年增產能超180噸。
何總表示:“紡織行業的高質量發展,離不開‘好設備’的支撐,更需要‘懂需求’的合作伙伴。”科力嘉與天津宏大的合作,是設備性能與企業需求的精準匹配,更是創新理念的同頻共振。未來雙方將進一步深化合作,計劃在功能性混紡紗生產線引進天津宏大新一代智能粗紗機,共同探索‘裝備智能化+產品高端化’的發展新路徑,為中國紡織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多動能。”
JWF1458T型自動落紗粗紗機

JWF1458T型自動落紗粗紗機,是天津宏大針對用戶設備自動化升級需求,推出的一種適合傳統粗紗機自動化升級的“新機免供”解決方案,應用效果獲用戶廣泛認可。
1.適配老型懸錠粗紗機改造,升級后采用外置式自動落紗,自動化紡紗程度高,大幅提升生產效率。
2.保留原粗紗機羅拉牽伸、錠翼加捻、清潔系統、車面等核心零部件再利用,低碳環保且節省投資成本。
3.外移電控柜設計,解決老車間技術升級占地受限問題。
4.通過空滿管交換裝置可將滿管粗紗通過粗細聯系統自動送至細紗機,無需人工搬運,保證成紗質量,實現連續紡紗。
5.采用“四合一”電控系統,簡化控制流程,減少故障點,便于工藝調整和故障排查。
6.預留網絡接口,支持網絡管理,生產管理人員可實時掌握機臺運行狀態,實現高效集中管理。
- 經緯新聞
- 行業新聞
- 國資要聞
- 用戶體驗
- 經緯品說
- 一月
- 二月
- 三月
- 四月
- 五月
- 六月
- 七月
- 八月
- 九月
- 十月
- 十一月
- 十二月
| 電話: 8610-84534078 | |
| 傳真: 8610-84534135 | |
| 地址: 北京市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永昌中路8號 |






